弥散功能障碍很多人不是特别的了解,它是指氧气,一氧化碳一些气体进入到肺泡膜里面,引起的一种障碍性的病症表现,常会导致患者出现气血流比例失调,导致患者出现缺氧的情况。这对于患者的危害也是比较大的,弥漫量的大小和弥漫时间,气体的分子量以及气体分压等,都有着重要的关系。
弥散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
1.弥散面积减少正常成人肺泡膜的弥散面积约为80m2,静息时,肺泡弥散面积约为35m2~40m2,因其储备量大,只有当它减少一半以上时才会引起换气功能障碍。肺泡膜面积减少可见于肺实变、肺不张、肺气肿和肺叶切除等。
弥散量的大小,取决于膜两侧气体分压差、弥散面积、距离、时间、气体分子量及其在弥散介质中的溶解度。肺气肿及其他肺组织病变,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时可引起弥散功能降低。临床上当肺部病变产生弥散功能障碍时,常同时有明显的通气/血流比例失调,其后果均导致缺氧。
上一篇:再生功能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原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