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人都生活在复杂的环境里,平时也会吃各种各样的东西,所以每个人都难免会生病,即便是那些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条件都非常好的人,也避免不了要生病,生病之后人们一般想到要吃药治疗,但大家也经常听说是药三分毒这句话,的确如此,很多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。
是药三分毒如何理解?
“是药三分毒”这句话出自隋朝名医孙思邈的《备急千金药方》自序。全句是“凡欲治病,先以食疗,即食疗不愈,后乃药耳,是药三分毒”。中国古代把所有的药物都叫“毒药”。在《周礼.天官》这部书中就有“医师,掌医之政令,聚毒药以供医事”。
这个“毒”是指药物的偏性,相对于食物而言,药物的偏性要大于食物。比如大米偏寒,馒头偏热。黄连偏寒,干姜偏热。那么黄连的寒性要大于大米的寒性。同理,干姜的热性也要大于馒头的热性。如果胃寒是黄连级别的,那么用馒头级别的热量肯定纠正不过来,必须要用干姜级别的热量方能纠正过来。使身体达到阴阳(寒热)平衡,疾病就治好了。
因此,正确而精准的用药不会有太大的副作用,只有正作用。再强调一下,这个“毒”是用来纠正身体失衡的药物的偏性,而不是现代医学所指的可以毒死人的“毒药”。
在疾病初期,并不一定马上用药物治疗;如感冒刚刚开始,症状还很轻微的时候,只要注意避风寒,多喝水,饮食清淡,保证足够的营养和睡眠,是可以自愈的;又如过食煎炸食物或进补之后,出现咳嗽、喉咙疼痛、口干等不适,只要注意戒口,适当的饮食调整,症状也会慢慢消失。这是身体的自调节功能在起作用。
当病邪较重,超出了自身调节的范围时,就要靠药物治疗了,也叫“以毒攻毒”。
所谓药物的“毒”性,有广义与狭义之分。狭义的“毒”乃是指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,是所要避免的;广义的“毒”是指药物的偏性,利用它来达到治疗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