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知道,身高受遗传的影响很大,后天的营养也是影响身高的一个关键因素。想长高,先天的基因没办法改变,首先营养要跟得上,体内的微量元素也不能缺乏,还要多运动多锻炼,促进骨骼的发育。还有在青春期的时候一定要确保钙剂的补充,千万不能因为缺钙导致身高不长了。
同样是人,怎么差距那么大呢?答案只有一个:富激素体质和贫激素体质的差异。我想告诉大家的是, 体质决定了增高效果,每个人生长激素分泌情况不同,不同激素体质决定了增高效果不同,换句话说:长高难,归根结底体质难。
1. 根据骨骼的生长发育规律,年满18岁的矮个子,男性在25岁、女性在21岁之前,仍然有长高的希望。 人的高矮与骨骼的发育有很大关系,只要长骨两端的骨骺线没有闭合,骨头就有生长的空间。 身高的增长过程,受制于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。人体的生长发育可分为三个阶段:3岁以下是人体生长快速期,1岁时生长速度最快,可增长25厘米,第二年可增长10厘米;从3岁到青春期前为生长速度减缓期,每年可增高5~7厘米。
2. 以上两期,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成为增高的催化剂,刺激骨骺软骨细胞的分化、增殖;青春期(女孩11~17岁,男孩13~20岁)是人体的又一个生长加速期,此时性激素也开始分泌,成为人体增高催化剂的新成员,构筑了“三种激素一台戏”的局面。
3. 在三种激素的协同作用下,生长速度再创新高,但由于性激素的参与,在增高的同时骨成熟也加快,导致骨骺线闭合,身高增长停止。某些性早熟的患儿身材矮小就在于骨骺线闭合太早。男孩在青春期身高可增加25~28厘米,女孩身高可增加25厘米左右。
4. 想长高,主要是注意以下几种生长期: 储备期(6~10岁)“清+补”:抑制早发育,培养一个有利长高的内部环境,适时补充生长元素及综合骨骼营养,突破遗传困扰,并为青春期突增打下良好的基础。 突增期(10~14岁)“追+补+修”:追赶性生长,促进生长素分泌,加速骨骼细胞分裂,补充骨骼生长物质,修复受损骨龄。经调整,可延长孩子“蹿个”的时间,保持良好长势。 挖掘期(14~22岁)“追+拖”:补充生长元素,加速骨细胞堆积,补充骨骼延缓素,延缓骨骺线闭合时间。使年长幅度多增加几厘米,骨骼生长周期多延长几年。
5. 1.悬垂摆动 利用单杠或门框,高度以身体悬垂在杠上,脚趾刚能离开地面为宜。两手握杠,间距稍大于肩宽,两脚并拢,随即身体前后摆动,幅度不要过大,时间不宜过久。练习最好安排在每天早晨,身体尽量松弛下垂,保持20秒钟,男青年应做10~15次,女青年应做2~6次。 2.跳起摸高 跳起时用双手去摸预先设置的物体,可以是路边树枝。
6. 篮球筐或天花板。双脚跳跃,做30次。休息片刻,左右脚分别单脚跳跃,方法同上。 3.球类活动 打篮球时积极争抢篮板球,跳起断球;打排球时尽量跳起,多做扣杀和拦网动作;在足球运动中多练跳起前额击球动作。 4.跳跃性练习 可做行进间的单足跳、蛙跳、三级跳、多级跳和原地纵跳等。